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白银与大明......?
唐卫轩皱了皱眉头,如坠云雾。
沈惟敬却小心地捧起了刚刚放于二人之间的那块银锭,举在掌心,对唐卫轩言道:
“切莫小瞧了此物,足可关乎天下之安危。国之兴亡,同样系于此物。”
不过,看唐卫轩一副似懂非懂的样子,沈惟敬耐下心来,开始了娓娓道来:
“你可知,十多年前的‘万历新政’?”
闻听此言,唐卫轩顿时感觉,似乎有些明白了沈惟敬所说的,白银事关天下兴亡的意思。
所谓万历新政,乃是当今圣上尚未亲政之时,由当时权倾朝野的内阁首辅张居正,所推行的一系列新政改革。包括对官员政绩进行考核的“考成法”,与改革赋役的“一条鞭法”等。其中,又以“一条鞭法”最为有名,将原本大明百姓所要负担的里甲、均徭、杂泛等诸项徭役,统一合并,改为一律征收银两。同时,百姓所要上缴的田赋,也由土地上所获的稻谷、小麦、甚至瓜果等方物,改为一律征收银两。不过,张居正亡故后,人走茶凉,部分新政又遭废除,但这统一征银的“一条鞭法”,却被保留了下来。
如今,十多年过去,百姓的徭役、田赋等大多也都是依照这条新法,以白银缴纳。白银之价值自然也就关乎到大明的兴衰国运。想到此,唐卫轩深感沈惟敬方才对白银的重要评价倒是不假,于是立刻应道:
“沈大人难道是想说,新政中仍在沿用、统一征银的‘一条鞭法’?”
“不错。”
沈惟敬点点头,却又进一步言道:
“不过,你又可曾听过,这原本旨在利民的‘一条鞭法’,如今却已变为了‘残民之法’?”
听到此,唐卫轩不禁一阵默然,只因沈惟敬所言不虚。
也不知为何,当年新政伊始、张居正尚在时,这“一条鞭法”本是风评甚高。可在短短十余年后,民间的评价便每况愈下。甚至于,出现了‘残民一条鞭’的说法,并在百姓之间传得沸沸扬扬、甚嚣尘上。
其中利害,唐卫轩倒也略知一二。归根结底,无外乎四个字——银贵谷贱。
近些年来,白银不仅是流通的重要货币,更因朝廷推行的“一条鞭法”而被赋予了缴纳赋税的特殊意义。因此,王公贵族往往大量囤积白银,且往往有进无出,商人富豪则借机抬高银价,联手造成了“银贵谷贱”的局面。
这种情况下,百姓原本如需缴纳一石稻谷的田赋,银价稳定时,假设一石稻谷可兑换一两银子,则缴纳一两白银作为田赋即可。虽然需百姓用稻谷自行兑换白银,却可避免直接缴纳谷物时被官员淋尖踢斛、借以贪墨的自古弊端,倒也利大于弊。但随着银价被不断抬高,逐渐出现了“银贵谷贱”的局面,市场上的兑换比价早已远远超过原本的合理价格。而大多百姓手中只有农物、并无白银,要想缴纳田赋,仍必须兑换成银子。于是,便只能从王公贵族、商人富豪处兑换,用三石、五石、乃至十石稻谷,去兑换原本一石稻谷就可兑换的一两白银。唯有这样,方能用换来的白银缴纳田赋。可如此一来,虽然缴纳朝廷的田赋都是一两白银,但最初实际上仅有一石稻谷的田赋,在“银贵谷贱”的情况下,便间接变为了原本的三倍、五倍、乃至十倍之多。不仅如此,这其中的差额暴利,却没有进入朝廷的国库,而是被相互勾结的官商豪强间接盘剥了去。所赚之多,甚至远超以往直接用稻谷缴纳田赋时、淋尖踢斛的旧法子。
看到唐卫轩默然不语,并未否认自己所指出的当今大明民间之弊,沈惟敬轻叹一声,又继续说道:
“其实,当年刚开始推行新政之初,也并非没有这些弊端,但情况却并不严重。银价即便微抬,也不过十之一二的程度,影响微乎其微。甚至银价偶有下跌之时,百姓于兑换中还能捞到些便宜。可是为何,今日却有了数倍之差?以至到了“银贵谷贱”愈演愈烈、百姓之苦日益繁重,乃至每闻银价又涨、畏恨之情便与日俱增的地步?可叹,百姓唯知抱怨,豪强只顾牟利,收到好处的官员则置若罔闻、对百姓疾苦视若无睹,而即便是那些看到此害的正直官员,或针砭时弊,或痛陈害处,却也未必能有更好的应对之道。大多人,其实都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也。即便是看到了握有大量白银的王公富商们囤积居奇、哄抬银价,但其实,这也只不过是内因而已,却未必知晓、沈某所看到的另一条重要的外因,以及切实可行的解决之道......”
听沈惟敬如此所言,唐卫轩不禁好奇心大起,很想听一听,沈惟敬所谓的另一条外因,究竟是什么?又有何高见,得以解决此弊?看唐卫轩听得越发认真,沈惟敬微微一笑,捋了捋胡子,却依旧讲得不紧不慢:
“若想知道为何今日白银价高,就要先弄清楚,当年新政最初推行之时,银价为何得以稳定?实际上,白银也罢,稻谷、布匹、茶叶、瓷器也罢,说到底,都不过是货品而已。而货品的价格贵贱,纵观古今中外,都逃不出五个字——物以稀为贵!若是一样货品数量变多了,又或是得以源源不断地补充进来,其价格自然难以被哄抬。”
沈惟敬的一番话,听起来的确头头是道,但是唐卫轩却依旧没有弄明白,这所谓的外因到底是什么。而沈惟敬接下来的话,似乎绕得就更远了,唐卫轩只能耐下心来,听其语重心长地慢慢讲道:
“万历之前,是先帝隆庆;再之前,则是当今皇上的祖父嘉靖皇帝。想当初,嘉靖年间,大明海禁还甚严,无论官商民商,片帆不得下海。而先帝登基后,遂下诏开放福建月港,一改海禁旧制,甚至允许民间私人出海经商,远贩大洋,称为‘隆庆开关’。而我大明物产本就精美绝伦,丝织、瓷器、茶叶、铁器等货品,行销海外。甚至无需运至远洋,只需行船一月,载至东南海中、诸国商人云集的吕宋,船一靠岸,货品瞬间便可轻松出售一空,获利颇丰。而诸国所贩之物,却大多难入我大明商人之眼,即便运回,也难以兜售。因此,海外诸国商人大多以西洋所产白银,购我大明之货。如此一来,随着一船船的大明货品远销海外,换回来的,便是满载而归、白花花的西洋白银。经年累月,数不尽的西洋白银,就这样经由无数只海船去而复返,源源不断地被运入大明......”
听到这里,唐卫轩终于略有所悟。按照沈惟敬所说,银价当年得以稳定,乃是自隆庆年间开放海禁之后,大量白银经由贸易持续涌入大明的缘故。正所谓物以稀为贵,而白银因为有着源源不断的海外补充,价格自然难以疯涨,甚至偶尔还会出现由于白银过多、而银价微跌的状况。按照这个思路,倒也多少讲得通。
不过,随着转念一想,唐卫轩却又重生新的疑问:
“且慢!这样解释,虽也说得通,但如今开关解禁之策依然未改,照这个说法,海外之银理应继续不断输入我大明才是。可近些年,却又为何出现了‘银贵谷贱’的情况?”
“这,就要从万里之外西洋之国——‘以西把你亚’与‘谙厄利亚’,这两国近年来的不断争斗说起了......”
“‘以......西把你亚’......和‘谙厄......利亚’?”
听唐卫轩念得极为绕口、磕磕巴巴,沈惟敬苦笑了一下,转而言道:
“这是西洋传教士对这二国的叫法,即便译过来也的确绕口。沈某还是称其为更加顺口的‘西班牙’与‘英吉利’吧。”
不过,唐卫轩对这两个名字仍是也是一脸陌生,但总算不是那样的绕口了。原以为所谓西洋之国,都统称“佛郎机”即可。甚至明军所用火器之中,也有用西洋舶来之火炮,称为“佛郎机炮”。当年朝鲜战场攻破平壤城时,就曾使用过此炮,唐卫轩也曾目睹其威力。但是,却几乎从未细想,那些黄发碧眼的西洋人,究竟来自万里之外的具体何处,更不知道其居然还分属不同的国家。
巡天神捕 挥霍 无限萌娘 天帝龙魂 夺嫡 千万别爱上我 半是蜜糖半是伤 戮仙传 超级女婿韩三千 仗剑天涯 重生之笑春风 甜宠文女配不干了 贵女玲珑 无敌强神豪系统 第三十二封情书 春暖花开,我在等你 夺娇 被神君渣后和鬼王HE 被迫和上司恋爱了 以婚予爱
耽美1V1双洁甜撩腹黑病娇又变态的神秘大BOSS!说好的需要苏鸿来拯救呢?为什么每个世界都要把他撩到发狂酱酱又酿酿!苏鸿听说我只要完成攻略任务,就能在帝国万花丛中过了?禁欲总裁宝贝儿别动,我全自动帮你完成。病娇教主心肝儿,任务累了,来我身上坐坐吧腹黑王爷爱妃且慢,长路孤寂,本王与你风里雨里!骚浪元帅我的征途,是和你在星辰大海里苏鸿大家都是男人!有话好好说!别动手!也别动那啥!!!如果您喜欢快穿心机BOSS日日撩,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关于龙鼎神帝昂首笑苍天,一念破苍穹,三千大道,武道逆天。至尊林觉为了挚爱追求龙族的逆天力量,却被挚爱杀死,重生在百年后的灵脉少年身上。从此他手持龙族神鼎,身怀王级灵诀,踏上充满荆棘的复仇之路。本书已经完结,新书正在更新中,请大家可以给予小小的支持新书绝品圣主...
我为美食狂叶秋叶本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厨师,却因为一个小小的误会得到了一辆美食基地车,从此踏上了以美食征服世界之旅。被誉为全球最大老饕的米其林美食杂志总编伊莎贝莉在杂志上公开向叶秋叶求爱,声称叶秋叶吻过她,她要马上离婚飞到叶秋叶身边,只求每天可以吃到叶秋叶亲手烹制的美食。叶秋叶伊莎奶奶,您一把年纪这样碰瓷不太好吧?说在前面的话老三既然重新使用这个马甲发新书就已经下定了决心,无论这本书的成绩如何,老三也会按照原定计划将这本书写完,除非是老三暴毙。所以请喜欢这本书的朋友放心收藏,也请喜欢的朋友投给本书宝贵的推荐票如果您喜欢我为美食狂,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关于凤勾情,弃后独步天下穿越成一国弃后,皇上视她如蔽履不说,还高调迎娶白莲花,日日夜夜秀很爱。雾草,辣眼睛!...
通宵玩下英雄联盟无限火力模式,居然也能穿越仙侠世界!?还带着英雄联盟沙漠死神技能?哈哈哈,居然还带着无限火力BUFF!?李道天仰天狂笑,这妥妥的主角模板没跑了,注定秒天秒地秒空气啊!我吐!蚂蚁不能叠Q也就算了,杀鸡屠狗居然也不能叠Q!?怒!不能叠Q玩什么狗头!?我要你这无限火力BUFF有何用!?这也就算了,居然还没有灵根不能修仙?穿都穿了,难道不是主角!?当李道天已经准备放弃期盼之时,发现了技能的真正打开方式。…PS简介无力,欢迎看官大老爷,入内品鉴指点,这是带着英雄联盟无限火力BUFF,还有狗头技能,穿越仙侠世界的故事…。如果您喜欢带着无限火力狗头技能穿越仙侠,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安西云穿了,从中医世家传人成了古代候府女扮男装的世子。并且一穿过去就身陷牢房。原因是她为了跟人抢一青楼花魁而杀了人。为了替自己洗清嫌疑她只好查明真相。之后,众人惊呆了,没想到京城出了名的纨绔竟然会查案。直到后来,全京城的人对她的评价都变成了这样。大臣们威远侯府世子真是好儿郎啊!不仅会破案,做的那生发剂也贼好使!世家千金威远侯世子,可真是英俊不凡聪朋绝顶,让我们恨不得以身相许!百姓们诶呀,要说威远侯世子,那做出来的东西可真是好使!全京城的人都越来越喜欢她。包括那个让人闻风丧胆的残王博北翊。如果您喜欢玉冠京华,别忘记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