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文学阁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43章 所谓借壳上市(第1页)

在去年十二月清查南京周边军户行动开始后,不要说南京周边的卫所官员,便是全国各地其他卫所的什么小旗、总旗、百户、千户甚至指挥使什么的,只要听到了这个消息。个个都把脖子竖了起来,眼睛瞪得大大的,死死的看着南京方向。

结果,太孙殿下在拿到清查结果后,什么狠话都没说,什么具体的事情也没做。

开国的时候就有六万多户的南京十二卫,两百多年下来,繁衍到六十万户都是算少的。结果居然只剩下了几千户?那些人到哪儿去了?

其一,军户逃亡,然后到地方上通过伪造黄册变成了民户——这算是最好的,毕竟,民户也要给国家缴纳赋税应徭役嘛。

其二,军户逃亡,直接成为流民——这是最糟糕的,因为会严重影响国家稳定。

其三,成为卫所各级官员,特别是千户、指挥使乃至五军都督府将领的佃农、奴仆,被这些大佬们给隐藏了起来,从国家户口上消失了。

其四,大明的军户也是可以科举的,有明一代两万七千多名进士,其中有6506人都是出身军户(在这里面最出名的就是张居正)。按照大明民间的惯例,一个人一旦中举,必须接受乡邻的投献,也应该接纳一定数量的贫苦乡邻成为自己的佃农,否则就是不地道。这民间风气都是如此,更何况大多数人中举后会主动的扩张自己的土地和佃农人数呢?而军户出身的人中举后,扩张土地和佃农时,是不是要优先考虑军户?

所以,清查军户的事情,在没有万全的准备和绝对的力量之前,也就只能清查一下,后续的事情诸如清查逃亡军户,清查隐匿人口,清理卫所土地的事情,是不能做的。

想当年,正统、景泰年间的于谦,就是因为清查了全国的卫所,直接划掉了一百万的军户空额。结果他被处死的时候,卫所制度的直接利益关系人武将群体们就不说了,便是文臣这边,有多少大臣不都是乐见其成?

所以,清一清就完了。后续的事情,朱由栋至少现在是一点都不想做。

当然,这清查的结果肯定是瞒不住的,南京的御史们听到这个结果后也肯定是要集体上本弹劾柳懋勋的。而朱由栋的处理是:让柳懋勋辞去南京守备勋臣的职务,当代魏国公徐弘基接替。

这就完了?

对,这就完了。

不过嘛,太孙殿下在南京这两年做的事情不少,手腕也着实厉害。所以,这一次没有人认为太孙殿下是知难而退了:殿下现在不发作,以后搞得不好是要算总账的。

但是呢,这会儿毕竟是万历朝,朝纲还算是严整。所以各地卫所的官员们也不敢闹腾:殿下什么都没有做啊,最多就是撤了一个柳懋勋。那算什么事?老柳捞了这么多年,也该换个人上来捞了嘛。总之,我们这个时候一定要把尾巴夹紧一些,千万不能吸引太孙的注意。如果太孙真的要彻查全国军户,最后太孙肯定没有好下场,但是在太孙下台之前,也肯定有人会倒血霉。所以,这时候千万要把自己藏好,没必要牺牲自己去为大家谋福祉啊。

行了!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核武器什么时候最有用?当然是在发射井里的时候了。在朱由栋没有真正的把清理军户的大刀砍下来之前,各地卫所的官员们总是有所畏惧的。这样一来,朱由栋在后续的操作中,哪怕稍稍的侵犯了他们的一点利益,这些家伙也会忍耐的。

这就足够了。

1609年的4月,朱由栋以镇守南京储君的身份给万历上了一道奏章。

在这道奏章里,朱由栋说:最近,我在清查南京周边卫所军户中发现,以前太祖皇帝设立的横海卫已经名存实亡了。满额五千六百户的横海卫,现在实际只有靖江岛上还有三十余户。太祖设立横海卫的初衷,是要保护长江的出海口,防备海上之敌通过长江进犯大明。现在,西方的红夷人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大明沿海,横海卫的责任越来越重要。但是现在仅存三十余户的横海卫,很明显是担不起这个责任的。所以,重建横海卫非常有必要。

而且,现在国内不少商人,都不通过月港进行正常海贸。他们贪图长江水运的便捷,直接在长江口出海。如此行为,造成国家商税的大量流失不说,还影响了江浙一带老百姓们安心种田的心境。使得很多百姓都踊跃的投入走私活动,并且把大量的土地用来种植桑麻、茶叶,以至于粮食减产。重建横海卫,除了秉承太祖初衷,拱卫南京之外,还能够减少走私,为国家增加税收。同时还能扭转长江下游两岸大量粮田被改为桑田的现状。

至于重建横海卫的人员,国家现在流民不少,前些年黄河、淮河水灾产生的灾民至今还有几十万没有能够有效安置。所以,重建人员可以从这些人里选取。

重建横海卫后,国家不需要像军镇兵那样给予军饷。相反,由于横海卫的主要职责之一是在长江出海口附近负责缉私。因此,国家反而可以从横海卫这里收取到一定的钱粮。朱由栋在奏章里估计,每年大概能给国家提供五万两的收益。

而重建横海卫的地点,当然是在靖江岛上。毕竟这个岛的位置实在是太重要了:金陵下游,江海门户。扼其要冲,捍卫全吴。

当然,靖江岛上现在已经设县,而且人口繁盛,出产也极多。但是未来的横海卫主要是以水军为主。所以,这横海卫不需要像其他的卫所那样分配太多的土地。只需要把该岛南岸沿长江一带的沙地划给横海卫就行,反正这些沙地出产也不好,当地百姓更看重的是该岛北岸的土地:那里已经快要和江北的泰州连为一体了,水流缓慢不少,土地也极为肥沃。

总之,如此安排,既能为南京留都的安全增加保障,也能为国家减少流民灾民负担,还可以为国家增加赋税,同时基本不扰民。故而,这个事情完全可以办!

如果皇上允准,请为横海卫派遣新的指挥使、千户、百户等军官。并请兵部为新入横海卫的流民重建军籍。

这道奏章,是袁可立教朱由栋写的。可以说,这道奏章充分体现了袁先生的水平。

首先,只说横海卫的事情,不说整个南京十二卫,武将们的心里就好受了很多。

其次,横海卫这个卫从起建立起,主要职责就是防备海上之敌。所以,他的属性是水军,而水军本身就没有多少屯田。既然本身就没有多少屯田,那么历代卫所长官其实也没能贪多少。而且横海卫从永乐年间起就基本荒废了,也就是说,他的军户流失早就流失得差不多了。总之,现在的南京各级武官们并没有从横海卫那里得到什么好处。故而整顿横海卫,不会引起南京既得利益武官们的反弹,非止如此,还会让南京甚至全国的武官们觉得太孙殿下会为人,会做事!

第三,从流民、灾民中选择人员重建横海卫,这是在为相关地方的官员减负,所以地方上的文臣们举双手赞成。

第四,横海卫复建后,其主要职能是清查长江口的走私。这对于南直隶的海商们来说肯定利益受损。但是你要注意到的是:南直隶商人们的代言人东林党前段时间才被重创,这会儿暂时翻不起什么浪来。而且长江口缉私一旦取得成效,全国的物流重心必然会向浙江、福建、广东转移。故而,除了北方籍官员大力支持外,籍贯在这三个省的官员肯定是大力支持。

第五,太孙殿下说了,横海卫复建后,不要朝廷划拨多少屯田,也不需要去侵占已经被老百姓开垦出来的良田。反而能够每年给朝廷挣钱。如此一来,就算兵部不干,户部也要大力推动!

第六,横海卫其实已经名存实亡了,要复建,各级军官是要从全国调过去的。于是兵部也会大力支持——多了这么多职位,你们这些臭丘八还不赶紧的拿钱来喂老爷?以便把你们家里那么多的儿子尽快的安排一个实缺?这个卫可是太孙殿下亲口说了能赚钱的,可是肥差啊!

总之,如此一番操作下来,反对的力量被降到了最低,赞成的力量被充分的调动了起来。而朱由栋拿到了组建新军的名义不说,还名正言顺的可以从全国各个将门抽调年轻武将!

所以,当初在南华宫看完袁可立交过来的草稿后,朱由栋情不自禁的学了曹孟德:“袁先生就是吾的子房啊!”

抖音之点赞能刷钱  剑出寒山  当我得了绝症后他们都追悔莫及  尸口逃生  今萍嵋  落难龙女发家史  好男人在渣男剧本里乘风破浪[快穿]  我是反派豪门的亲闺女  恶毒男配靠种田养肥一众大佬后  巴其斯之书  相爱终有时  这个忍者明明不强却过分作死  赐婚(重生)  长生仙医  二次元的休闲  哈利波特之秀逗法师  将宠  病王绝宠毒妃  妈咪你的马甲又掉了  医道杀神  

热门小说推荐
我真不是不可名状

我真不是不可名状

穿越东京,人在祭坛。青野并不慌。你凝视不可名状时,不可名状也在凝视你。不可名状看向青野,青野舔舔嘴唇张开了嘴青野虽然我吃怪异养幽灵,身边带着信徒,有些人看到我会疯掉,但我真不是不可名状。如果您喜欢我真不是不可名状,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网游之混沌强化

网游之混沌强化

关于网游之混沌强化龙天因爱离去而跳崖,却不料成为了修神者…游戏里的人物身体或者精神达到一定程度,现实的他也会相应的提升某个方面的能力!别人在游戏拉帮结派的,龙天却收怪为小弟。且看龙天在游戏里如...

无限神话

无限神话

风靡一时的游戏死神,全区第一的王者秦靖,在争夺那世界最强死神称号的时候却突然消失无踪穿越了,带着死神游戏,带着那紫色神器,官方公认世界最强三把斩魄刀之一真千本樱,以朽木白哉之身,降...

妖怪综合大学 完结+番外

妖怪综合大学 完结+番外

为了融入人类社会,妖怪们开办了一所大学。学校不仅提供人类认可的毕业证书,还教妖怪们如何忽悠人类,如何在人类社会里谋生活。毫不知情的钟凌,成了这所妖怪大学里唯一的人类。妖怪大学里趣事多多,但钟凌...

电影风华

电影风华

他演过仙剑,他演过神话,他是横店的一个小群演,无意中领略到电影的风华,于是就想去那璀璨夺目的艺术殿堂看一看。如果您喜欢电影风华,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年代,亲娘读心后我终于出生啦

年代,亲娘读心后我终于出生啦

上一世,叶福满被人害死在娘胎,亲娘用一生行善得来的功德,换她在天池里当了百年的打工小鱼仔。替天宫收集福运和祥瑞。百年后,重获一世轮回,回到娘胎。刚恢复意识就经历生死一线。娘啊,快跑,老妖婆来了,你最爱的宝贝要被害死了。蓝清霜???娘啊,你让爹去吧,等公安叔叔把爹抓起来,咱娘俩就能安生了。叶舟山???天,原来我爹娘的身世都这么狗血,宝宝都无语的翻白眼啦蓝清霜叶舟山???叶福满靠着在天池里沾染上的福运祥瑞,成功混成了锦鲤宝宝。爹疼娘爱,众人喜。孱弱的小身板一日比一日好,肚肚饿了野鸡自己往锅里飞。拉了一屁股饥荒的小家,存款越来越厚。从小乡村,走进大城市,福运满满的宝宝幸福美满。如果您喜欢年代,亲娘读心后我终于出生啦,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